欢雀资讯 > 欢雀日报 > 正文

欢雀日报 | 中国妇女报:妇女节不是什么女神节

2023-03-08

3.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许多高校又打出了过3.7女生节的宣传,各种商家也在宣传着女王节、女神节。这些反映出目前女性处于被商品化和消费主义裹挟的双重客体处境。3.7日女生节有意与“三八”国际妇女节分开。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为了庆祝和纪念妇女独立和解放的。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或“联合国女权和国际和平日”,在中国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这一节日起源于20世纪初美洲和欧洲的一系列女权主义运动,以罢工,游行等方式争取女性应有的权利和庆祝,不仅仅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遗产。妇女节的确立是在1921年9月,第二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在莫斯科举行,28个国家的82名代表出席会议。会上,保加利亚的女共产党人建议,为了纪念俄国女工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的英勇斗争,把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第二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采纳了这个建议,通过决议将3月8日这天定为国际妇女节。

 

中国首度公开、正式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在1924年3月的广州,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蜜月期。从1924年中国人第一次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以来,该节日己经成为了国共两党领导中国妇运的重要场域。“三八”国际妇女节代表革命传统及其作为中国百年妇运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举办过多次妇女运动,喊出“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帝国主义”“保护童工孕妇”、“废除娼妓制度”等口号。在抗日战争时期,妇女节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1936年的“三八”节,虽然当时政府已下令禁止集会游行,但北平、上海等地仍都举行了盛大的示威运动,中国共产党更是组织各界妇女2000多人举行了纪念大会,提出“妇女界团结起来”等口号,会后并举行规模巨大的示威游行。这是日后全民抗战中妇女运动的先声。而抗日战争期间,无论是重庆、延安、西安、成都,还是孤岛上海,每年“三八”国际妇女节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这一天,妇女们作出的成就得到充分肯定,无论她们的国籍、民族、语言、文化、经济状况和政治立场如何。从那以后,国际妇女节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妇女节日,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来说都具有新的意义。日益发展壮大的国际妇女运动,通过联合国四次妇女问题全球会议得以加强。在其推动下,纪念活动已成为一个号角,号召协力争取妇女权利和妇女对政治经济事务的参与。

 

如果让时间回到一百年前,世间女性介绍自己时,大多要冠上丈夫或父亲的名讳。女性的身份,作为一个漂浮的能指,总是与他人挂钩,而它的背后的所指从来都是权力和地位。从前,女性并不是公民。

 

然而自十九世纪开始,女性意识开始觉醒。从要求公民权利开始,到要求与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自由和平等的社会活动机会,女性主义运动在二十世纪初显示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纪念二十世纪初的一系列女性运动,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8日设立为纪念日,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

 

 

3.8妇女节,是一个为女性争取呼吁职业机会、平等、自由、尊重的节日,这个节日的出现是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女性的身份逐渐找到自己的归属:劳动妇女,这个光荣而伟大的所指。

 

妇女这个词语在词典里本来就是没有关于年龄的限定的,所有成年女性都是妇女。但在刑法中,妇女是14岁及以上的女性的统称。在社会上,“劳动妇女“代表着参与社会生产的女性,她们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时至如今,消费主义甚嚣尘上,商家为了牟利,通过异化甚至污名化“妇女“来人为制造焦虑和恐慌。女性的劳动价值被忽略,美丽的外貌等作为“被凝视者“的“优秀素质“被重提,女性们在害怕“妇女“这个词让自己显得老土的同时却忘了,这本来是一代又一代先辈们为女性群体历经血与火的抗争才换来的身份认同。

 

“妇女“,这本来是女性的勋章。

 

节日本来是人们为了表达祝福和感恩,为本来平凡的日子赋予美好含义的一种文化现象。本质上是精神性的。在这一天,人们暂别繁忙的日常,拉起手来,笑容满面,在集体性的欢乐中找到一种归属感。而个个异彩纷呈的节日正体现人类对于美好的多样的追求和向往。

 

然而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任何节日都难逃魔爪。“消费”成了所有节日的庆祝仪式,而其本身的精神性内涵却被弃置一旁。“女神节(女王节)”的流行就是一例。

 

本来妇女节是为了庆祝女性在个个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设立的,让人联想起巴黎公社中冲在巷战最前线的女战士、毛时代版画上挥舞着手臂共同劳作的妇女,以及千千万万举着标语维护权利和正义的女性们……她们的坚强和勇敢值得纪念,并激励万千女性自强不息。然而“女神节”却将人们从庄严自豪拉回了没清完的购物车。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商品图片中,女人们在她们的脑海中变成了各自的美神,从而陷入购物的陶醉。可是消费的神话落幕之际,笑得合不拢嘴的是商家。

 

消费主义的秘密就在于它不光生产商品,同时生产对于商品的需求。这种需求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正常需要。虚假的符号价值慢慢胜过了使用价值,成为消费的理由。在陶醉式的消费中,人们任幻象摆布,乖乖掏空了腰包,成为消费社会的客体。充斥着生活的大众传媒是这场幻想剧布景,让人想起《楚门的世界》里的天穹。而一个个节日成了天然的剧场,商家们给消费者分发名为满减劵的门票。

 

“女神节”则给女人们布下了双重幻象——美丽就是美德,想美丽就要消费。前者希腊神话就能帮我们破解,雅典人最崇敬的可是智慧女神。美丽绝不是评判女性的至高标准,何况对女性的审美也浸润着刻板的男权。而后者则更显得荒谬。审美即自由,然而基于大数据推送的网购似乎与自由无缘。

 

让我们走出幻境吧,睁开眼去看一看真实的女性的光辉,用光荣的方式去庆祝伟大的节日。

解放HR的双手,从此刻开始

×